十月份:组织集体备课和观摩活动;准备校运动会;进行新教师汇报课。
十一月份:组织高级教师示范课和期中质量检查;举办校运动会。
十二月份: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和学科竞赛活动;进行新教师汇报课。
一月份:组织复习和期末考试;进行期末总结和整理工作材料。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将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指导思想
本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坚持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将继续落实英德市教育局的要求,并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工作要点
(一)健全教育教学管理网络,强化对教学的管理。
1、设立科组,实行科长负责制。科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各年级设立教研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活动,并定期向科长汇报。
2、狠抓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做到备课深入,上课实践,作业精细,教学活动活跃,手段新颖,活动勤奋,考核严格,辅导细致,负担轻松,质量高。为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将开展教案、作业的检查评比活动,并定期进行教学检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三)加强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理论,探讨教材教法,推广教改经验。教研组长要定期向教导处汇报教研活动情况,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性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2、积极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组织教学观摩,交流教学经验。每周安排一节优质课或公开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教导处要推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提高。
4、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包括评课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5、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操作培训,逐步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四)抓好教研、科研,推动课程改革发展。
教育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围绕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果。
1、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激励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加强校本研究,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的特点,强化课改理念的渗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检查师带徒活动,督促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3、督促课题研究组开展活动,及时撰写论文。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竞赛活动,争取发表和获奖。
4、完善科学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方案、中考奖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质检成绩要提高5%以上,争取进入一等奖。加强对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检查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其他工作
1、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新老教师结对组合活动。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人才梯队。
3、完善学校功能室建设,提高使用率。同时,努力使实验室设备达到省一类标准。
4、加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的管理。
5、继续抓好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做好资料分类入册工作。
本学期,教导处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目标为指导,着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夯实校本教研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意识,配合校领导和各科室管理学校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工作重点
1、做好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有序开展,加强教学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2、继续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确保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学生有进步。
3、加强毕业班升学工作,为毕业年级的老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完成毕业升学考试任务。
4、加强档案资料和学籍管理,控辍保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环境。
二、具体措施
1、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要求,重视课堂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制定学困生进步计划,加强帮扶记录的检查,规范问卷调查工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