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完善学校的广播站、墙报、远程教育、图书室等多种文化载体。
2、努力营造现代气息的校园氛围。
3、把握特色,创新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4、健全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五、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多层面的组织管理。
2、努力提高领导、教师的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更新观念。
3、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5、重点从推进环境文化建设、氛围文化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整合教育资源,使校园文化或为提高师生素质的一本无声教科书。
6、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师生的环境、文化理念。
7、利用多种文化载体(如:广播站、墙报、远程教育等)做为宣传窗口,加大宣传力度。
8、加强校园场地、教室、校舍的管理和维修。要求:①校舍应坚固、适用;②布置好教室卫生角;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9、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10、积极宣传好人好事,融合师生情感,增近同学友谊,歌颂校园精神,让健康、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11、以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多样的实践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充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2、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校园环境创新和校园文化引路,坚持不懈地狠抓学生常规教育、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法制教育。
1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体育、文艺、美术、书法、朗诵、演讲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活跃学校氛围,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4、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学校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化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
15、切实利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引导师生的行为。
16、由学校领导机构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17、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文明监督队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18、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19、把校园文化建设同教学、教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和人才的培养透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校园文化”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怎样理解校园文化呢?我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范围、行为方式、活动形成等要素的总和。
二、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早就引起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然而,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认知层面。一些管理者在实践上思想不广阔,顾此失彼,在操作中只重视物质硬件、管理制度、问题活动等“显”性文化建设,而忽视教工的知识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观念、工作精神风貌等“隐”性文化构建。
2、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简单。在农村学校,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谈到校园文化,仿佛就是写几句校语,出一两块黑板报,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文化的气息,享受不到现代文化的浸润。
3、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陈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更多的是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学校保留的文化只剩下“教师的考考考,学生的分分分”。
4、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三、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1、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
要把校园建设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要从本校自然环境出发,让校园内绿树参天,绿草如茵。校园的人文环境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的特点和教育理念。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自然离不开必要的制度。首先机构设置,学校机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其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学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师生采取哪些行为方式,保持行动的统一和一致性需要一套什么样的规定或原则等,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制定。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出来。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