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文档
再次是教学工作。我们坚持以质量为生命,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明确教师备课的要求,鼓励教师们认真备课,同时加强备课组的作用,提高团队战斗力。我们严格督促教师按时上课,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我们还抓好毕业班工作,努力提高毕业考试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推动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我们注重体卫工作,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我们还抓好卫生健康工作,创建环境一流的学校。在后勤工作方面,我们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做到开支精打细算,加强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同时,我们完善各项奖励制度,激励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学校安全工作方案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放松,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学校的工作计划,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完善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安全网络,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1.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将认真贯彻各级安全工作要求,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保安管理,保证学生放学后能够有序过马路。每周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所有的安全教育活动都要务实,做到有记录,确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2. 严格管理,重视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将安全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对于安全工作失职的人员要严肃处理,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3. 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居家安全、校园安全、出行安全等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要重点关注校园安全,包括电脑室的网络安全、电器线路的安全等。加强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通过晨会、班会等渠道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安全意识。细化安全管理,严格监护学生的行为,确保他们在校园内的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提高学生对网络有害信息的防范能力。与缺勤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消除因教师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我们将全面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师生的安全。我们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各项安全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
学校安全工作对社会稳定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安全风险。今年的安全工作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一、目标要求:
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是认真贯彻省、市和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综治和信访的各项工作。我们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平安学校”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学校的稳定,杜绝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避免引发群体事件,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要点:
1.教育教学安全:
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⑵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每个班级都要细致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不能有丝毫大意。
⑶加强对各班级和教室的用电管理,不准私拉电线或乱接开关。
⑷体育课和其他室外游戏时,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对于活动量较大的项目,要向学生明确要求,询问学生是否能参加,不得强迫。
2.交通安全:
(1)各班主任要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在假期要教育步行和骑车的同学靠右边行走。
(2)值班教师要增强责任心,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才能回家。
(3)各班要切实执行学校的清校规定。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车上学。
(5)加强门卫工作,禁止在校门口乱停车,外来人员进校要登记。
3.校产校舍安全:
(1)定期组织校舍安全检查,特殊天气时随时检查,发现危险情况及时报告并排除。
(2)每个教师都应该有主人翁意识,坚持高度警惕,关心校产校舍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3)加强保卫工作,防止盗窃和火灾。
4.教学设施安全:
⑴在使用电器和教具之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修理。插线前要检查电线绝缘皮是否完好,禁止乱拉电线。
⑵体育器械在使用前要由体育教师或活动课辅导教师仔细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组织学生使用。使用时,教师不能离开现场,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加强保护,防止事故发生。
⑶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⑷加强对实验室、电脑房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⑸完善防火设施,加强操作培训,设置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