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细抓实写字教学
开学后我发现,学生的书写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问题多多:笔顺不正确、顿笔不到位,个别学生甚至不会顿笔了。很多学生出现了“两条腿”的现象,当堂指导后还能写得比较工整,一旦脱离了田字格或者没有了范本,书写质量就大打折扣。
学过的知识随着假期身心的放松而变得陌生,这也说明我们前期的工作还不够扎实。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决定本学期要着力加大写字教学的研究指导力度,并要进一步的细化、强化。对于写字指导,我们运用“看——写——评——改”四部曲的模式细化书写的指导和评价,并通过相互学习有经验老师的教法,不断强化书写质量。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一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原有团队的成员们教研比较扎实,我们也充分利用课间、中午的时间随即教研,最后的检测成绩不相上下,本学期继续提高教学质量,缩小班级间、学生间的差距,也将是我们这学期要突破的一大重点。
1.教师素质的提升。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的成长是基础,为此,我们决定以教师分层培训为保障,深入开展常态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名师课例学习引领、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为契机,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质量检测促提升
(1)平日抽写及时跟进,批改记录本上随时记录,订正准确到位,脚踏实地的学好每一课的知识。
(2)单元质量检测把好选题关、阅卷关(强调评分标准一定要一致,以免引起家长不必要的误会)和卷面分析关,发现问题及时跟进。
(3)每次检测讲评后要给学困生两三天的巩固时间,之后进行二次检测,逐步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四)引导品读,重点突破
二年级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存在“唱书”的现象,因此,在学期初,我们重点教给学生有节奏的朗读,逐步指导学习结合生活经验,品读出高兴或伤心等情感体验。问题分析如下:
1.学生朗读课文时,因阅读能力和年龄特点导致读的速度慢,不少同学存在“拖腔拉调”的“唱书”现象。
2.“喊书”,尤其男学生尤为严重,他们自以为这样读书就是声音响亮。
3.很多学生在读一些长句子或课文时,不会根据语句要求适时停顿(换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句子读破。
4.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咬字太重,一字一顿。
5.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在指导示范之后,学生学得很快。但这其实是一种表象,因为在下一次朗读时,学生常常又恢复原状。
针对出现的问题,整改如下:
1.长期坚持:“唱书”是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唱书”,关键在于长期的坚持。他不是朝夕之功就可以做到的,我们的老师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将在这学期的教学中利用晨读和课堂教学时间,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读书习惯。
2.循序渐进:改变不良读书习惯,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老师感觉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的增加难度。具体是:词语→句子→片段→篇。
3.教给方法:学生之所以“拖腔拉调”、“喊书”、“一字一顿”这些朗读问题,主要是缺乏方法,不知道该怎么读。所以,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
4.评价手段: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首先,老师要注重课堂随机评价的运用,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为主。
其次,培养人才,评选“朗读小明星”,当好“小老师”、“小播音员”,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第三,竞赛激励,在班级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通过竞争激励学习动力。
第四,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五)加强阅读积累,提升人文素养
1.继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增加学生的语文积淀。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间天诵读课文和金子美玲的儿童诗,创设诗文诵读氛围,班级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背诵诗文的积极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好书漂流、好书我来读、亲子读书等,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相结合,以阅读考级为手段,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和个人素养。
写诗专项研究,我手写我心。
注重激发学生的写诗兴趣,加强写话方法的指导,每周至少两次写诗训练。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写诗研讨,以提高教师敏锐捕捉生活、有效指导写诗的能力。
语文工作配档:
月份周次教研内容责任人九月第一周
1.制定级部、个人教学计划;
2.假期语文写字检查;
3.学习谐美课堂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等制度。
Xx第二周
1.名师模仿秀;
2.检查学生课堂书写;
xx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