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重要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个人较好地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其他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此外,我还明白,人生不仅因为成功而骄傲,教学也是如此。虽然我所做的作业得到了优秀和良好的评价,让人欣慰,但是在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上并不是最好的。我将不断努力,力争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国培缘,网络情
在这次国培中,专家和辅导员让我很感动。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低,而教师的工作任务又非常繁重。一边抓教育教学工作,一边抓教师远程培训学习辅导,我深深感受到辅导老师们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每位学员的作业他们都要认真评判,并给出自己的教学建议。大家都知道,培训期间的简报都做得又快又好,可以想象在我们休息的时候,辅导老师还在做着简报、公告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连我们提的问题辅导老师都要一一解答。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那还好,但是我知道,辅导老师肯定不止回答一个人的问题。我能感受到辅导老师整天都在网上辅导着我们。
五、展望未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虚心地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成长。我会兢兢业业地奉献,踏踏实实地工作。我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远程研修是我们教师学习和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__)”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利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尽管只有一个月的培训时间,但我的旧观念得到了洗礼,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知识有了新的沉淀,教学技艺也得到了增长。总之,这次培训给我带来了丰富的收获。下面是我对这次培训的总结。
一、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的收获:
在开始之前,我本以为自己在信息技术利用方面还可以。然而,在完成问卷调查后,我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远程研修学习,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观看优秀的课堂案例,并积极做好笔记,与同伴交流,按时完成作业。到目前为止,我总共学习了4555分钟,观看了所有的专家视频答疑和每期的简报,并参加了两个研修活动,还写了研修日志和发帖子。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在观摩“信息技术有机融入中学数学教学x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这个课例时,我首次接触到了geogebra软件。geogebra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软件,不仅在数学表现方面丰富、正确、动态,而且还具有免费、占用空间小、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如果你有使用几何画板的经验,使用geogebra就更加轻松了。听了吴春兰老师的介绍后,我迅速去百度下载了这个软件,并开始认真学习如何使用。在“技术支持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这一节中,我了解了许多导入方法,例如情境导入法、任务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温故新知导入法、衔接导入法、案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实验测验导入法等,并选取了二十多个优秀的课堂导入片段进行案例讲授和展示。这些方法大部分我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在“让数听说话__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统计学天生绩”这一节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利用电子表格分析学生成绩的方法。思维导图是我以前比较喜欢的工具,但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通过参加“看得见的思维__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利用”这个活动,我了解了绘制思维导图所需的准备工作、步骤和基本规则,并且还了解了一些绘制思维导图比较好的软件。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通过本次培训,我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我感知教育和教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往遇到的一些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困难,我现在有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研讨和交流,我的思路更加开阔,见识也更加丰富。
二、通过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出色讲授,使我对教材有了更多新的了解。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新鲜的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发、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
吴军老师每次发的简报都很专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我读起来感觉很亲切。通过学习同伴的优秀作品,我对他们的能力和品质深感敬佩。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我也意识到自己教学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地。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本次培训我共参加了两个研修活动。
第一个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师德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我们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体现出我们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体现出我们教师对生活的坚毅和质朴。通过活动交流和浏览优秀作品,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师德的重要性。第二个是“常规教学下的多媒体应用”,这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密切相关。通过活动,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熟悉新技术,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使用演示文稿、电子白板和学生互动,多利用思维导图、电子表格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本次培训,我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和培养学习能力方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将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熟练地运用到教学中。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专家和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和名师,是因为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掌控教学天生”,是他们辛勤付出和不断积累总结的结果。作为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我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升教学能力,成为一名聪明型的老师。
20__年9月10日至今,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云南省20__年中西部远程培训。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并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从在线学习到线下集中研讨和岗位实践研修,并且也参加了专家现场答疑活动。回顾本次培训的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家引领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的理论培训。也有拓展资源,答疑活动,生成性资源学习,还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等。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在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教育专家王鹏远、尹志静老师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次培训,使我获益匪浅,受益终生。现在培训已接近尾声,下面谈谈在这次培训中,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名师课堂,风趣幽默,智慧亲和,精彩纷呈,让我折服。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数学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教学的蜕变,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培训的内容都是当前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有效的教学,如何转化学困生,如何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研修等等,都与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紧密联系,针对性、操作性很强,都很有实用价值。
二、在岗研修,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步。
我非常认真地听、看专家老师的每一节专题讲座,并且每个专题都要收看好几遍,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力争将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师德,我聆听了檀传宝、詹万生老师的讲座,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以前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发现自己以前还仅仅停留在表层上,甚至只是在教教材,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真正吃透。通过学习,我受到了启发,今后教学时必会真正研究透教材,敢于质疑,敢于挖掘,敢于挑战常规,并且教学中会教给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挑战,不盲从教师,不迷信权威。
三、通过培训,促进了专业发展,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在一系列发帖、回帖,网上答疑的活动,线下讨论和岗位实践中,我了解到了新课程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对我的触动很大、很深。我已经把同仁们交流的良好的经验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而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1、将国培中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
2、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培训内容外,还要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同数学教师学习经验。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争取能在CN刊物上发表作品。
3、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积极推进“四有”课堂教学模式。
4、对学困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多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对学生多加强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尊重同学、老师和家长。
5、充分利用好“国培计划”这个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
总之,国培给了我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弥补了我以前认识上的不足,让我有一次和专家老师及广大同仁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国培,是一种方便而又实效的培训形式,她给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会以国培学习为契机,努力完善自己,通过探索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搭建了学习的平台;感谢国培计划让我们收获成长;感谢课程专家及辅导老师为我们的辛勤付出。培训即将结束,但我还将继续学习与提高。我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绝不辜负国培计划,努力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工作中,为罗平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为期一个月的影子研修已经结束了。回想起这个月的学习经历,我感觉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根据渝中区影子培训学员研修安排,我和其他六位学员一起来到了重庆市大同实验小学,与指导老师一起进行了教材解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的研修。通过这个研修,我进一步了解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且缩小了理论指导和现实教学之间的差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我已经有所收获。
首先,在教学之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懂教材。在影子培训的第一个阶段,我们三人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了解读。我们从学习课标、了解教材体系、通读整册教材到细读本节教学内容,逐步深入了解教材。我们还明确了教学目标,思考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了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在过去的教学中,我通常只是在上课前浏览一下教材内容,从未想过教材有这样的深度。通过这次研修,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只有真正读懂教材,才能正确地“用教材教”,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统一,达到教材的普遍性和学生的特殊性的有机结合,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学更加有效。
其次,在影子培训的第二阶段,我们参加了大同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观摩了几位指导老师的示范课。这些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和厚度。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紧密相连,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其中,王蓉老师的课堂简单、朴实、扎实,让我真正理解了“俯下身去,与孩子一起学习”的含义。她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